日期:2019.10.25瀏覽次數:
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當設計師在借助設計表達"美"時,往往以強烈的視覺效果為第一沖擊力,搶先在視覺上與觀察者形成情感的傳達和交流,視覺效果仍然是最有效的藝術表達形式之一。
如此,在視覺疲勞的現代都市空間中,將需要更多的空間場景來釋放人們對于"美"的理解和表達。眾所周知,中國傳統園林起源于房前屋后的果樹菜圃、并以園囿的形式出現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環境范圍內,放養動物,種植林木。上世紀50年代,在毛澤東的"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一個重要方針也是園林結合生產,豐產的景觀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具有生產性(Productivity)。
高質量的城市景觀不僅是夸張的表達"美",還需講述空間獨有的"小故事",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情感生產聚集地。
視覺的傳達
設計者的情感通過景觀的創作寓意表達出來,景觀成為一個媒介,將場所信息語言在設計者與觀者之間互相傳達與交流,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
▲重慶萬科17英里
巨大的星空幕布景墻,在夜空的映照下和地燈的呼應中,傳達出璀璨和夢幻,將觀察者的思緒引入浩瀚的星空宇宙中,黑色的甬道又如同似乎講述著穿越時空的故事,表面整潔安靜,內心卻波瀾不盡。
而當這些場景被賦予故事性后,觀察者將產生新的情感記憶、心靈感知、體感體驗甚至是文化脈絡的傳與承。
設計者針對水的氣態、液態、固態特征,設計了不同的互動裝置,讓在里面的兒童與家長擁有不同的故事性感受。
▲重慶龍湖昱湖壹號
文化的傳承
景觀的故事,來自于它所承載的城市區域。創作者將文化通過景觀表達出來,景觀所呈現的故事讓觀者了解歷史、了解文化、從而喚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激起人們對文化的濃厚興趣,延續和傳播地域文脈。
▲重慶龍湖昱湖壹號
重慶龍湖昱湖壹號的景觀主旨是“閬水行舟人”,整個示范區圍繞這舟的故事來設計,景觀故事也傳承這重慶千年的航運文化。
▲入口——如同在浪花中爭渡的行舟
“嘉陵江口蓼花紅,小艇橫江破曉風”
——張懌《渡嘉陵江》
入口景觀設計以“船”為原型,點明了整個樣板區設計“極速之舟”的概念。
入內的一排趣味性雕塑,仿佛敘述著一個人從搏擊長空到終于有了溫暖可停靠的港灣。
浪花拍岸,激起的泡沫與江水褪去留下沙洲的肌理,在設計中把自然肌理轉變為駁岸沙洲的概念原型,融入景觀中,觀者入內后可以切身體會到那種迎面而來的敘事感。
景觀墻的設計讓白鷺與蓮花訴說平安與高潔。
空間的組織
故事性的景觀充滿了靈活的設計,強調場所塑造與空間的組成。
設計者將零散的、無序的、雜散的、多元化的事件元素按照一定的編排方式和組織模式歸攏到同一的語境下,發揮景觀的整體敘事能力。
▲無錫萬科觀湖禮著
墻為卷紙,光為筆,設計者為觀者畫出現代人們心中的園林景觀。入口虛懷若谷,向我們描述一個有山有水有橋的生活場景,其中故事則似緩緩道來。
景觀可以按照空間序列、形態、軸線、合理組織大的場景空間敘事,同時還可以根據故事的動態發展過程和場地的空間信息組織小場景的空間敘事。
▲鄭州瀚海晴宇大區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杜牧 《山行》
瀚海晴宇大區從建筑到景觀的設計,靈感來自于“云”與大地的肌理。
層層的肌理如同黃河河灘切割出來的山脈,豐富設計故事性的同時,也豐富了景觀縱向的空間感,同時,組織了空間情感的多種表達形式。
建筑與景觀中“云”成為了穿插其間的主要設計元素,灰白色如同自然融入景觀,“云”的輕盈感也體現的淋漓盡致。